早陣子,在電視看到一齣介紹老師學校生活的資訊節目,見是「行家」, 便提起興趣看下去,誰知......
片中的教師真「偉大」,簡直是步了諸葛亮的後麈-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 他們常常在學校工作至晚上八、九時, 回家後繼續「戰鬥」,不眠不休,甚至稱學校為「第二個家」......
試問,老師也是人,這種近乎「賣身」的職業生活合情理嗎? 與其說他們以學校為「第二個家」,不如說他們是犧牲了自己本來的 「第一個家」,結果只是家不成家,淪為宿舍了。
老師的私人時間給剝削淨盡了,只剩下一個個令人「仰慕」的軀殼在校園 走來走去,尊敬是值得人尊敬,但犧牲了的,又值得嗎?
教師這種職業固然是十分神聖的,相信每一個入行的教師或多或少也預備了有所 犧牲,也擁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負,但是如果這種犧牲,絕大部份只不過是政府 資源的嚴重不足、制度的嚴重失當、校方的決策階層的好高鶩遠...... 所做成的話,那末,這些犧牲就真的不值了。
最可怕的,是當老師們幾乎可以說是被「愚弄」、「利用」之後,還互相吹棒, 說甚麼實踐了全人教育,提供了優質教育......仍然蒙在鼓裡、 孤芳自賞,你說他們是不是患上了妄想症、被虐狂?
為了學生,我們在這個大氣候裡,仍會堅守崗位,百年樹人;只是我們仍要清醒, 知道為的是甚麼。
要爭取的仍要爭取,要改革的仍要改革,不能再自欺欺人的以「留校時間」、 在學校擔任多少職位等來衡量自己和別人。
否則,一班被蹂躪到體無全膚的老師怎能培育出一班全人發展的學生來? 有潛質當老師的人又怎不望至卻步、寧願從商?
只有當有關當局肯面對現實,決策階層肯體諒欣賞,老師們才會有喘息的一天。
大河
(摘自明報九七年十月六日)